文 / 庄子彤
半年之际,让我们停一停脚步
2025 年 6 月 18 日的晚上,耕心邀约新旧伙伴透过 Zoom 相聚在线上。在这一小时的“2025 年中途休息站·为下半年充电”分享会中,参与者彼此聆听、彼此陪伴,一起为下半年充电。
活动从介绍“耕心生命教育”开始,陈玉莲博士分享耕心的缘起,也解说耕心的标志中那颗“被困在井里的心”的象征意义。当她问道:“你是否曾经有心好像被困在井里的感觉?”许多参与者都回复“有”。玉莲接着分享耕心的学习途径,和参与者谈谈说说,逐渐培养彼此的信任和连结,而生命教育的意义也逐渐清晰:那是一条关爱自己、滋养身心、丰富生活、提升意识的成长之路。

总结半年旅程的关键字
在玉莲的引导下,参与者一同回顾了过去 6 个月所经历的人、事、物,并以一个“关键字”或“关键词”总结这一段旅程的经历。
有人写下“冲”,象征奋力地冲刺;
有人写下“坚”,代表内在的坚韧;
有人写下“值”,肯定自己的价值。
每一个字都是独一无二的记录,也是一种疗愈。在彼此的分享中,我们看见了不同的生命节奏,也感受到同行的力量与温度。
随后,大家也为即将到来的下半年,选了新的关键词。这次关键词包括“减法”“突破”“扎根”……每一个字,就像一个小小灯塔,引领着大家继续走在自己的路上,也和同行的伙伴相互启发。

用温柔安抚自己
除了回顾与前瞻,玉莲也带领大家尝试一个简单却深刻的自我安抚练习:闭上眼睛,轻轻地将手覆在胸口,细细感受播放的歌曲和自己的心跳共振,缓缓地吸气吐气,感受自己的存在。这一刻,大家静静陪伴自己,也将支持与接纳送给在屏幕另一端的所有伙伴。
自我安抚的练习结束后,其中一位参与者在留言中写下:
“谢谢老师的分享。之前我试过听歌让心情平复,还没试过闭眼深呼吸用手心安抚身体。觉得老师的这个自我安抚方式很棒。”
另一位伙伴则在活动的通讯群组里写下深深的感触:
“当老师播歌曲时,歌词里有一段谢谢你,我感受到如此的心疼自己。从未谢谢自己,听着我泪如雨下,那个不被看见的自己,失落的自己,从未关心着自己,不被人认可的自己。为什么要如此对待自己呢?当我接纳这样的我时,我就可以从失落中找到力量,看见我真正的我,我不再这样残忍对自己。
我要感谢老师有个温暖的舞台出发,接触不被自己看见的伙伴们散播善的种子。我很感动,因为我曾经有段艰难的日子,我找不到一个能让我安心或是有个聆听者可以流通我情感的角落。所以我为下半年充电一个字能够代表那就是支持。当我感到无力的时候,我也需要被人支持,找个加油站走走停停,然后可以前行。谢谢老师。”
这些回馈,正是耕心所相信的:每一个微小的动作,都是在对自己说“我在乎你”。

“耕心同行计划”,相伴共修的旅程
活动尾声,玉莲介绍了“耕心同行计划”。这是耕心长期开展的陪伴型课程,支持每一个愿意探索内在、建立觉察的人,在持续的练习中,慢慢创造一个被理解与支持的空间。
点击阅读了解:耕心同行计划
我们相信,身心的照护,不只是在情绪上做整理、在意识中有觉察,更体现在每一次停下来照顾自己的选择里。正如这场“中途休息站”的聚会,不只是短暂的停歇,也是提醒我们在生活中持续为自己充电。
感谢每一位参与者的真诚分享与投入,愿意在 2025 年的半途给自己来一个短暂的停靠,重新整顿方向后继续踏上属于自己的下半年旅程。我们会继续在耕心这条路上,与你相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