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黄佩琪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种原产于东南亚国家的水果——pulasan,一般称为“葡萄桑”,它的外形和红毛丹极为相似,许多人都把它当做“红毛丹亲戚”或“红毛丹兄弟”。这类果子较为少见,甚至是可遇不可求的。
小时候,我家屋外种着一棵葡萄桑树,我们都管它叫“普头山” (“普头”在福建话里,即是“葡萄”),却从没想过去查证或找出为何它根本不像葡萄,却被称为“普头山”。每每八九月的水果季节时,家里的兄弟姐妹就会非常期待葡萄桑成熟,然后再等待家中的大人摘下给我们解馋。
物依稀为贵,仅有的一棵树,果实产量不多,但也足以让我们一家吃上几天,别家小孩可能没吃过,甚至不晓得有这么一种的水果。后来,这棵树或许因为疏于照顾、树龄关系,渐渐地果实产量逐年减少……
现在,恰逢葡萄桑季节,同事告知说从他家里带来了一些 pulasan 和我们分享,唤醒童年回忆之余,我决定探寻小时候的“谜”。上网查询了一番,才解开了这些年来对“葡萄桑”名字的疑惑。
“葡萄桑”是根据马来文“Pulasan”音译而来,“Pulas”意指“扭转”,也就是剥开这葡萄桑的方法——双手紧握向反方向扭转。看了网友们的解说,我才恍然大悟。这水果即不像葡萄,却因为借用马来词音译得来,才出现“葡萄桑”这一词汇,挺有趣的,不是吗?
再来看看身边周围,不少中文词汇是马来语借词,如榴梿(Durian)、沙爹(Sate)、甘榜(Kampung)。当然马来词汇借助华语方言词汇的也不少,以闽南语占多数。比如 Mihun(源自闽南语“米粉”)、Loteng(源自闽南话“楼顶”)等等。
这些例子正是各民族文化间相互融合渗透的表现,丰富了各族语言,也是一种文化产物。由于篇幅有限,这种有趣的语言现象无法一一尽述。
如果您也有类似的词汇要分享,欢迎留言!
Limitations of AI Translation Too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