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赖振玉
过去有好长的一段日子,我面对妈妈时的心情称得上是五味杂陈。
一方面敬佩妈妈曾经在爸爸早逝,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下,能够单独撑起一个家的毅力。一方面又感谢妈妈在重男轻女的观念下,依然拥有愿意继续供女儿念书的远见。另一方面却因为种种原因,嫌弃妈妈而心感愧疚和怀着满满的歉意。
2023年末,距离圣诞节还有两天,妈妈在厨房为家人准备午餐的时候,不小心跌倒,折断了两根左手指。整只左手因此需要包上石膏长达六个星期之久。这让喜爱劳动的妈妈,突然间被迫赋闲下来。我也因此回到家乡,趁机陪伴在妈妈的身边三个月。
自从中六开始离家到 20 多公里外的小镇念书后,已经 30 多年没有这样跟妈妈朝夕相处。也因为有了这三个月的朝夕相处,使我得以弥补之前一直存在内心深处的愧疚和歉意。虽然妈妈一会儿嫌弃我煮的菜不好吃、美极咖喱面煮得太硬或太软;一会儿又嫌弃我帮她洗头时笨手笨脚,把裤子都溅湿了;再嫌弃我帮她剪指甲时,剪得不够多,跟没剪到似的;然后不断嫌弃我不懂得拿锄头、不会锄草、种菜的洞锄得不够深等等。我们母女俩口头上相互嫌弃,但是在不知不觉中,却愉快地度过了三个月。

在这三个月里,我内心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并心怀感恩。虽然妈妈手指骨折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它却给了妈妈和我一个朝夕相处的机会,让我可以弥补以前自认没有做到或做得不好、不足的地方;再借机弥补以前深感缺憾的事情。
除此之外,正视和接受妈妈已经衰老的事实,也是我在这三个月里慢慢学到的人生功课。以前从早忙到晚都不喊累的妈妈,如今常常坐在客厅的电视机前的懒人椅上打盹;食量慢慢减少,喝水容易呛到;长时间锄地、拔草就感觉到累。以前电池电力满满的妈妈,现在电力已经逐渐变弱。我深感心酸、无奈之余,也时时提醒自己这是人生的必经之路,更要感谢上天的眷顾,让八十多岁的妈妈,仍然能够继续做她力所能及的事。
我特别珍惜载妈妈去医院复诊的这段日子。路途中,陪妈妈话家常,分享彼此内心的一些想法。顺便劝劝妈妈,晚年学着放下对儿女、家庭责任的执念,试着过得轻松一点。我也想借这篇文章告诉妈妈:我敬爱她、感谢她,恳请她原谅所有我做过令她伤心、难过的举动。
但愿接下来的日子,妈妈能够健康、平安、快乐地度过当下的每一天!
有一句话叫“爱恨情仇”,形容人与人之间有爱也有恨,有情又有仇的感情纠葛,这句话很好地概括赖振玉和妈妈的关系。文章开头写她敬佩妈妈单独撑起一个家的毅力和即使重男轻女仍愿意供女儿念书,但又因为内心嫌弃妈妈而愧疚和感到抱歉。这一段文字包含了“应该”敬佩和感谢妈妈以及“不应该”嫌弃妈妈的内心交战,这种内心交战在注重孝道的东方社会并不少见。
陈玉莲
耕心生命教育让每个人通过深耕内心世界,更新原有的生活模式与信念,走向生命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亲子心路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旅程。或许你的故事能够成为一盏明灯,照亮他人前方的路。
欢迎投稿。文章一旦获选,可获得由耕心生命教育赞助的 RM50 稿酬。
欲投稿,请点击:我要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