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的情感?

文 / 郑温宁

前阵子跟随家人出席亲戚的结婚喜宴。婚礼现场的装潢与摆设金碧辉煌,华丽的灯光照射在婚礼现场。在喜宴正式开始之前,我与以往参加喜宴一样,必先会尝尝桌上提供的花生垫垫肚子;家人与亲戚们也趁此时闲话家常。聊着聊着,他们突然把话题转向桌上那个与当晚高贵的一切相比之下不怎么起眼的席位卡,纸上写着“親家席”三个大字,他们的谈话内容大致上是,简化的“亲”比起繁体的“親”在字面上看起来似乎少了些情感。原因在于凡是与“親”有关系的人事物都免不了相“见”,无论是“親人”也好,“親家”也罢,其关系都须建立在“见” 面的基础上。

简繁体字
图片:作者提供

的确,在繁变简的过程中确实简化了字体的笔画。很多字在简化后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中的局部语义特征,例如“親”变“亲”(失去“見”)、“愛”变“爱”(失去“心”)等。汉字是表意文字毋庸置疑,而现在汉字的简体形式距离本义越来越远,进而导致人们很难从结构上判别初始意义理据。

或许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当“爱”字没了“心”,就等于词义中没有了“用心去爱”的义征?抑或是当“亲”字没了“见”,就代表亲人或亲家不常见面?其实不然。若只凭这几个字就下断语,未免过于以偏概全,或称“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词义本身不依赖字形存在,不会因为字的理据意义不变或者变化而停滞或者改变,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特质不会随着构造简化而消失。

总之,无论是繁体或是简体字皆各有所长,前者偏艺术性,后者偏实用性。论文化底蕴、艺术内涵,自然是繁体当先;相反,简单易学的简体提高教育的普及性,简化字结构清晰,更容易辨认。不知道您对此又有什么看法呢?


Featured image: Photo by Green Chameleon on Unsplash
协谈是一条让自己读懂自己的道路。
协谈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