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们难以察觉自己的错字?

文 / 张淑钧

为了向读者清楚地传达资讯,文字工作者往往在文章的行文铺排、遣词用字上煞费苦心。待文章大功告成,我们便会小心翼翼地审阅和修饰。为了确保内容、文字无误,除了自行审阅,我们还会请同事进行一校、二校等工作。往往这时候,同事就会发现文章的错误、矛盾、别字。 

那么,为什么我们自己无法轻易发现文章中的错误呢? 

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从事错别字研究的心理学家史丹佛(Tom Stafford)在研究中说明:“无法轻易发现文章错误,并不是因为我们愚昧或粗心大意,而是我们正做着充满智慧的事。写作时,你正试图传达某种意义,这本身就是一项非常高阶的工作。” 

在校阅的过程中,作者本身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因为眼前完成的文章被脑中的构思覆盖。由于文章是我们创作的,我们意识里已经清楚知道自己要如何表达。大脑的这一功能使我们专注于文章的整体含义,而不是单词或短句。这固然能提升我们的写作与阅读效率,却分散了对文章细节之处的注意,导致我们容易忽略别字、漏字等。 

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别字,如“在、再” “买、卖” “因、应”“的、得”这类拼音相近,用法却大相径庭的组合。读者虽然能依靠上下文来判定正确的意义,但这类基本错误难免让人觉得有失专业。类似的例子还有人称代词“他”和“她”。试想想,若对方未曾见过文中“他”或“她”所指代的对象,会不会因此对当事人的性别产生误会,进而认错了人呢? 

【推荐阅读:键盘的陷阱

除了文字类的错误,我们也应该注意文中的数字、数据是否正确。金额、日期、时间、百分比等,少了个数字或多了个小数点都会影响到文本的可信度,严重的话还会导致接收者判断错误,如交货日期、支票数额等。遇见提及史实和时间的文章,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时间达 3 年 4 个月”,我们务必停下来计算查证,免得误导读者。实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时间应是“ 4 年 3 个月又 2 周”。 

发觉错误,其实也是仔细阅读的表现。史丹佛说:“一旦我们熟悉某个事物,若没有改变外观形式,便很难发现细节。因此,作者不妨透过更改字型及字体颜色,将文章陌生化,因为我们在接触新鲜事物时会更注意细节。”读者因为是第一次阅读,脑中还没有关于该文章的概念,因此会更轻易发现错误。这也是为何出版物需要经过一校、二校等相关校对程序,才能保证作品的高质量。 

如果您正需要对文件、作品、出版物等文本进行校对,欢迎联系我们为您提供校对服务! 

参考资料:What’s Up With That: Why It’s So Hard to Catch Your Own Typos

Featured image: Photo by Agence Olloweb on Unsplash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attitude beyond the reach of AI translation.
Limitations of AI Translation Too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