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超越语文的翻译观点

文 / 罗佳宜

提及翻译文学的作品,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哪位国外作家的名字呢?泰戈尔、卡夫卡、村上春树、J.K.罗琳、安徒生……因为有着翻译文学的存在,人们能够阅读来自世界各国的作品,欣赏一个个好故事。

配合《文誌》3 月主题,我们邀请了三位本地资深的大学讲师,来聊聊他们对翻译文学的看法。他们分别是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的吴尚雄博士、拉曼大学的许文荣博士和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的庄华兴博士。

吴尚雄:翻译文学也具有商业价值

从小对语言特别感兴趣的吴尚雄博士,在上大学时报读了理科大学翻译系,也是该系第一届毕业生。

翻译,需要掌握了解另一种语言的内涵及文化。吴尚雄博士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他表示,这需要掌握该语言的思维模式。比如,若从中文翻译成马来文,那么就必须以马来文的结构与特性去理解原文。同时,还需要按照马来人的思维模式作为理解原著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内容。把自己置身于另一种语言的环境,是掌握该语言思维模式的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把自己当成是该语言民族来做翻译,同时还必须取得该语言民族在自己的语言运用(听、写、说)上的认可。

翻译是将原文的思维意象转换到译文的过程或产物。吴博士提及,在我国翻译必须在不抵触宪法的考量下,再按意义、形式与流畅性的顺序进行。

吴尚雄博士曾参与宋词选的马来翻译。

2015年,吴博士参与翻译的《Koleksi Peribahasa China Terindah》获得了国家图书奖。他以“直译”的方法来翻译,因为他想把隐藏在俗语里的中华文化意象透过直译的方式,介绍给马来读者。

比如,吴博士把“井底之蛙”直译成“Katak di dasar perigi”,虽然马来文谚语“Katak di bawah tempurung”(椰壳下的青蛙)与“井底之蛙”同义,但是“井底之蛙”有两个意象,即“井”和“蛙”。通过直译的结果,马来读者更能体会到青蛙在井底仰望小小天空的境况,跟椰壳下的青蛙的差异。

除了能促进不同地域的文学交流,吴博士亦认为文学翻译同时具备可观的商业利润,著名英文小说《哈利波特》便是最好的例子。中国政府推行的“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了一个翻译大时代,尤其是从中文翻译成马来文的需求量非常大。

吴博士认为目前本地非常缺乏具备合格条件、专业训练的中马(即中文翻译成马来文)翻译人。因此,首先应当好好培养中马翻译人才,以应付这个“翻译大时代”。

翻译,不仅仅是一份事业,更承载了人类历史文明与发展的使命。

 许文荣:翻译文学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

马来西亚华文文学(马华文学)有不少的优秀作品,可似乎只有少数的作品被译成马来文。比如,1988 年出版的马中文学马来文选集《这一代》(Angkatan Ini)、1995 年的《相中人》(Gadis Dalam Gambar),以及近期的《夜行》(Perjalanan Malam: Kumpulan Cerpen Pilihan Taiwan-Malaysia)。

提及这一现象,许文荣博士表示目前马华文学的马来文翻译的工作确实还不足够,很少有组织或个人愿意去从事这项工作。马来西亚华社的资源与人力本来就很有限,而大部分的资源与人力均涉及到推动华教、宗教和文化活动,“至于学术或翻译之类的工作,大都觉得不是非常紧迫,行有余力再去进行。不幸的是,往往都行无余力了。”

许文荣博士想把《马华文学十四讲》翻译成英文和马来文。

许博士曾参与《红楼梦》马来文译本的翻译工作,但他坦言自己的正业是教学与研究,“并不是真正搞翻译的人”。如果有时间与资源,他想先英译与巫译两部马华文学大专教科书,即《马华文学十四讲》和《马华文学文本解读》。他认为可先从教科书范畴让马来文与英文教育者认识和理解马华文学。

当被问及对“翻译是译者的再创作”这句话的看法,许博士深感认同。“翻译,不只是从一种语文移置去另一种语文。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只需要 Google Translate或百度翻译就行了,何必还要翻译家。”对于经典著作的翻译,他认为译者本身对该学科(例如《红楼梦》或是文学/红学)应该要有相当的认识。其次,要对相关著作非常熟稔,再来要理解移译语言的文化习性。

“这样才能进行文化的翻译,即把一种文化译为另一种文化,这其实就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

 庄华兴:翻译文学作品需要文学素养

庄华兴博士多年来研究马华文学与马来文文学,也积极从事这两者互译的工作。他表示 1990 年代以后,马华—马来文文学的翻译几乎停顿下来。这期间虽有中国四大名著的翻译与出版,但它不属于马华文学。其次,马来西亚翻译与创作协会亦完全停工,导致这条路异常艰难。翻译,仅依赖个人的兴趣在维持着。“翻译作品没有销路,读者对中马翻译似乎没有兴趣。”

由庄华兴博士编译的《西崑山月》是现代马来诗歌的中文译本。

对庄博士而言,翻译诗歌的挑战比较大,也最有满足感。因为诗具有歧义性,不是译完就算了结。“它需要一次一次的修订和推敲字眼,每一次修缮都可能出现不同的效果,可能更好,也可能离原诗愈远。”

除了掌握好语言之外,他表示翻译文学作品需要有文学素养,即需要具备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译者若缺乏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只从技术层面来处理,译文就会显得比较生硬。

【推荐阅读:句句经典唯美的英文版唐诗宋词

与三位讲师的访谈,让我们理解到目前马华文学的马来文翻译工作,以及华巫文学互译的情况。翻译,绝对不只是两种语言的切换。翻译承载着不同文化的交流,是再创作的过程,也展现了译者的素养。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