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译名的规范工作

文 / 张淑钧

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多种语言相互翻译衍生的译名,尤其以马来文借助福建话最为明显。常见的就有 Tauhu(豆腐)、Tauge(豆芽)、Mihun(米粉)、Angpau(红包)、Chap Goh Mei(元宵节)等。这是因为早期移居到马来亚的华人以福建人居多,因此大部分马来译名具有福建方言色彩。

日前,小编透过脸书听到有趣的直播分享《生活中的马来译名,你知道多少?》 ,让小编更了解马来译名的规范工作。

2021 年 2 月 28 日,国家语文出版局(Dewan Bahasa dan Pustaka,DBP)在面子书分享,粿条的马来文译名早在 1984 年就被规范为“kuetiau”,常见的“kuetiaw”和“koayteow”则是错误的拼写。

一般上,马来译名通常会迁就非华语使用者,或受罗马字母拼写系统(Sistem Ejaan Rumi)影响。举例来说,炒面的马来译名是“Mi Goreng”而不是“Mee Goreng”,是因为“Mee”有两个母音。在马来文发音系统中,元音字母“e”又分别有“e pepet(发音-额)”和“e taling(发音-A)”,为了避免混淆才规范为“Mi”。

再来,我国华社的代表性美食肉骨茶,其马来译名就有好几种,包括 Bak Kut Teh 、Bah Kut Teh、Bakuteh、Bakut Teh 等。规范中文名词的马来译名需要考虑各方因素。在搜集资料时,参与规范工作的各界专家会基于规范工作中“名从主人”的原则,以问卷调查等方式征求华社反馈,各方商议之后才能规范马来译名。

除此之外,规范工作也需考虑相关词汇在民间的普及度。你知道我们现今常用的“Pawagam”一词在早期是不被认可的写法吗?电影院的马来文是“Panggung Wayang Gambar”,而“Pawagam”其实是由马来西亚 1950 年代的著名艺人比·南利(P. Ramlee)取单字首音缩写而成的新词。比·南利在那个时代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当时的电影院也为节省广告牌的制作费用而选用字数较少的“Pawagam”。因此,考虑到普及性和便利性,“Pawagam”一词被收录进字典。

许多人也许会问:“用了很久的拼写或称呼,还有必要进行规范吗?”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拿督吴恒灿在专访中举例,一个小孩可以有许多乳名,但是他的出生证明依然需要一个正式的名字,规范译名也是同样的道理。

总体而言,规范译名并不是要约束使用者,而是要统一译名的拼写和用法。在非官方的管道,人们可以依照自己的习惯拼写译名。官方文件如教材、文告、营业和招牌执照、旅游手册等就必须使用规范译名,避免不熟悉相关语言的人或外籍人士混淆,也促进跨语言群体的沟通。

Featured image: Photo by Pisit Heng on Unsplash
翻译突破语言障碍,扩大市场,为企业打开多元文化市场的大门。
翻译协助品牌扩大受众群体,开启全新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