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玉莲、杨晓菁
欣赏的力量——陈玉莲
与晓菁讨论这一堂课的名字时,内心有个一闪而过的声音:欣赏!我们就从“欣赏”谈起。继续深入想要跟大家分享、探索的部分时,我给了这一堂课下了定位。“这是协助我们借助探索孩子的状态、大人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发现自己、了解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和孩子的课。”于是,“欣赏孩子,欣赏自己”诞生了~
对于孩子或自己做到的事情,你是怎么跟自己说的?
别人称赞孩子或你很棒,你是怎么回应的?
孩子或你的成就,其他人仿佛视而不见时,你的内心又有什么感觉?
回顾一路走来的日子,我们对自己是欣赏比较多,鞭策比较多,还是否定比较多?
我们从看见孩子的特质,谈到与孩子沟通,再梳理对孩子的评价,最终来到可以欣赏孩子,欣赏自己。当然,这是需要反复学习、审视和修正的道路。学员回馈说:“当你们提到我们要求孩子照着我们意思做事,或者我们看不顺眼孩子某些举动而生气的时候,是不是反映着以前的自己,或者以前自己有没有什么不好的经历。这让我认真思考????”
聆听着学员们的分享,感受着为人父母的生气、挫折、难过、气馁、委屈,夹杂丝丝的鼓舞、欢欣。看见学员们因为这一堂课而有了不同的看见,从不同的面向来探索亲子关系,我深深地感动。
“欣赏孩子,欣赏自己”这个题目还隐含了一个讯息——表面上是我们去欣赏外在的孩子,最后其实是回归内在欣赏我们自己。无论孩子有怎么样的特质,我们学习透过欣赏,协助孩子建构探索世界的力量。这股力量的最大来源,是为人父母师长的我们,得以欣赏自己的能力。
第一期的“欣赏孩子,欣赏自己”告一段落,我依然强调:育儿路上没有专家。每一个不同个性、特质的孩子,都是协助我们扩展视野,开拓不同可能性,最后映照我们内心的镜子。
祈愿“欣赏之花”遍开满地。
欣赏自己和欣赏孩子的勇气——杨晓菁
如果一个孩子考试考不好,他可以被欣赏吗?
如果一个孩子叛逆,他可以被欣赏吗?
如果一个孩子逃学,他可以被欣赏吗?
如果一个孩子拒绝沟通,他可以被欣赏吗?
如果一个孩子愤怒,顶嘴、摔门、他可以被欣赏吗?
如果可以,我们会怎么欣赏孩子?
学会欣赏,为什么对一个人如此重要?
“欣赏孩子,欣赏自己”是我们为这课程定下的名字。当时和玉莲讨论课程名字与内容时,我们想要从每个人的内在渴望出发,谈论关于自我、关于孩子、关于渴望与满足的议题。满足内在的渴望是无法逃避的生命课题,长大的过程中我们都渴望得到爸妈、师长、伴侣、老板的肯定、认可与欣赏。
遗憾的是,我们——包括过去和现在的孩子们,有多少是在欣赏模式下长大的呢?
我在体罚模式下长大。小学时听写五个字,若错了三个字,我就得为那三个错字拉耳朵,不曾因为写对了两个字而得到欣赏。在成长的过程里,那些我能做到的部分仿佛是理所当然;没做到的部分时常备受关注,甚至会让我受到责骂、处罚。久而久之,这让我认为,只有“做得好才可以被欣赏”,并放大那些我没有做好的事情,而忽略做得好的事。在这样的想法下,我欣赏自己、肯定自己的时刻不多,每每做好一件事的时候又会觉得自己其实可以做得更好!
当了妈妈后,我发现育儿是一条不容易的路,不仅疲累,有时也很狼狈。一天下来,我们除了安慰式的拍拍自己的肩膀,和自己说:“其实你做得很不错 ”,更要打从心里认可自己、欣赏自己。虽然我可以真正做到这件事的次数不多,但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获得这份欣赏,这份我心里头也渴望得到的欣赏。
愿意鼓起勇气,透过先欣赏孩子,进而学习欣赏自己的我们需要被欣赏。我欣赏参与这一次课程的伙伴,愿意透过孩子观照自己的内在。我欣赏自己的尝试、欣赏自己的付出、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的愿意,更欣赏自己的勇气。
谢谢读到这里的你,谢谢促成“欣赏孩子,欣赏自己”的我们。
第三期“欣赏孩子,欣赏自己“正式开放报名!欢迎父母、老师和长辈们一起来。有兴趣者可点击此处,报名课程。
Limitations of AI Translation Too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