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文化语境在翻译的作用

文 / 颜殖为

记得大学时期选修俄语,我发问过一个大胆的问题:Хуй(hui)是什么意思?那是我和一位俄罗斯朋友同游槟城时,在寺庙的佛坛上看见的涂鸦字眼。当时她连声道歉,我很好奇那是什么意思,她却不愿意说。虽然可以翻查字典,但我心想直接请教老师印象肯定更深。老师听了,婉转地回答:“这东西我没有,只有你有。”原来是男性生殖器官啊!我顿时尴尬不已,老师却接着说了出乎我意料的话:“不过华人很喜欢给女孩取这个名字。”经过老师一番解释,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她指的是带“慧” “惠”等字的女性名字。没想到这些美丽的汉字,转换成俄语竟然变得如此粗俗。“有时遇到叠字,我还得说两次!”老师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难怪她要学生都取个俄文名字!

语言和语言之间的转化,其实是两个文化的交流,翻译的作用有如两者之间的桥梁。吴尚雄博士在《华语——马来语:文化的可译性》(Bahasa Cina-Bahasa Melayu: Kebolehterjemahan Budaya)一书提到,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性,生活环境的不同造就了每个语言使用者不同的观察和体验。这些观察和体验会塑造其思维,最终形成同一个语言使用群的文化内涵和信念。

翻译:不能忽视文化和语境

因此,翻译不是一个机械式的切换,而是有机的转化过程,涉及很多层面的考量,翻译者更不能忽视文化和语境的重要。称谓便是一个民族文化内涵的体现,反映在特定交际语境中的人际关系。泰语的称谓十分丰富,其中第一人称代词ผม(phŏm)只限于男性使用,หนู(nŭ:)和กู(kū:)则男女通用,但用法不同。ผม(phŏm)本义为头发,泰国人认为肩膀到头部的部位是神圣的,以头发自称是尊敬的表现;หนู(nŭ:)原指老鼠,小孩和女性常在亲密的长辈面前使用,表示谦虚;กู(kū:)则只能在亲密的同辈之间或者长辈对幼辈使用,若对长辈说就显得没教养。我们翻译这些称谓时,应该考虑到其文化内涵。以泰马翻译为例,ผม(phŏm)和กู(kū:)可分别译成saya和aku,หนู(nŭ:)虽没有对等词,却可根据马来人的语言习惯,以说话者的昵称译之,既亲密又不失尊重。

“翻也者,如翻锦绮,背面俱花,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中国北宋初期名僧释赞宁(公元919~1001年)将翻译比喻成绣花的真反两面,同中有异,甚是贴切。翻译就是在“同”和“异”之间寻求平衡,不丢失原意,同时让读者感受原语的情感。笔者曾经翻译一段电视剧字幕——女主角假借食谱来骂男主角,她手握食谱念出一堆食材,最后瞪着男主角大声说道:“猪!”在此情境之中,它已不仅仅是字面意,但碍于电检局的限制,只好硬着头皮翻译成khinzir,奈何此“猪”非彼“猪”,也不是绣花的一体两面了!

颜殖为是文玉创意社群人物 >> 了解更多


Featured image: Photo by Mathew Schwartz on Unsplash

这是一场年终的心灵共修之旅。
聊心疗心:2024 年女性清理与感恩心灵 SP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