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淑钧
如果让你倾注一生只做一件事,你愿意吗?
《编舟记》是一部改编自日本作家三浦紫苑的小说《起航吧!编舟计划》的剧情电影。这部电影在 2013 年上映,2016 年也被改编成电视动画。电影讲述主角马缔光也和同事们用长达 15 年的时间编撰一本现代辞典——《大渡海》,并且持续修订中。
性格内向的马缔在出版社任职营业部职员。因为木讷寡言,马缔被同僚视为“怪人”。辞典编辑部的资深编辑荒木却发现了马缔的才能,并邀请他加入《大渡海》的编撰计划。总编辑松本的一席话,坚定了马缔加入辞典编辑部的心志。松本说:“想要知道语言的涵义,即是想要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想法与心情,这不正是想与他人产生羁绊的愿望吗?所以我们必须要为活在当下的人们,编撰一本辞典。”正是这样的使命感打动了马缔,使他愿为《大渡海》奉献一生。即使出版后,也需不断更新词汇,成为一本“活在当下”的辞典。
辞典名为《大渡海》的原因大有深意。松本解释:“语言的海洋广阔无垠,而辞典便是漂浮在这片汪洋大海上的一叶扁舟。人类乘着名为辞典的扁舟在海上漂泊,寻找能够确切表达自己心意的语言。”《大渡海》正是为想渡过语言汪洋,到达彼岸与他者结下羁绊的人们献上的辞典。
《大渡海》被赋予了如此崇高的意义,但这伟大的信念背后,并没有所谓的盖世壮举,而是日复一日的琐碎和枯燥。荒木向初来乍到的马缔展示了他的手指,每个指头的指纹因长年累月翻阅字典而被磨平。荒木说:“用指尖亲自去触摸每一个词语,就像触碰到世界的喜悦。”《编舟记》要体现的并不是编辞典的“平淡如水”,而是向观众传达了这些平凡之人对工作的一腔热血。
在电子技术尚未发达的那个年代,要编一本收录 24 万个词条的《大渡海》不是易事。电影讲解了编撰辞典的所有工序,包括收集与筛选词语、撰写释义、多轮校对、排版印刷、销售以及修订。原本内向寡言的马缔,在过程中变得更勇于表达自己。为确保辞典万无一失,马缔召集人马连夜加班,重新校对 24 万个词条。为了让使用者有更好的翻阅体验,马缔反复和制纸厂商量《大渡海》的用纸:颜色不要过白、薄而有韧性、翻页时要黏指不黏张。马缔对待辞典的认真态度,也鼓舞了同事们为编撰工作奉献热忱。
电影中最触动小编的是房东奶奶的话。她说:“能在年轻的时候就找到自己这辈子想做的工作,你真是幸福。之后只要一路走到底就行了。”就像学生犹豫该修读什么科系,毕业后苦恼该从事什么工作,这些人生抉择常常令人感到彷徨。有些人在寻找前进的方向时,总觉得会遇见更好的选择,在犹豫不决时消磨太多时间。奶奶的话启发了小编要坚定心志,努力追求自己的热忱。
《编舟记》用缓慢的节奏温柔地提醒我们——在浮躁的社会下坚持操守,保持热忱,为热爱的事业倾注一生。即使工作再枯燥,一旦全身心投入,必定能在努力的过程中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