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卓恩
如果你的笔,能够决定别人的生死,你会怎么做?
美国电影《笔下求生》是一部轻喜剧,从原名“Stranger than Fiction”开始,就非常吸引眼球。这不禁让小编好奇,比小说情节还要奇怪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人生?
电影的另一个中文译名叫做《奇幻人生》,故事开头却一点都不“奇幻”,甚至能说是平淡无奇。男主人公哈洛·克里(Harold Crick)是国税局的审计员,每天沉浸在数字当中,生活十分单调。有一天,一个只有他听得见的声音,打破了他原有的生活。那个声音如同电影旁白,用华丽的辞藻描述着哈洛的一举一动,还能洞悉哈洛正在或即将经历的事。最可怕的是,这个声音预测了哈洛不久后的死亡。机缘巧合下,他发现那个声音属于女作家凯伦·艾菲尔(Karen Eiffel)。
凯伦是个悲剧作家,她笔下的主人公,没有一个逃离死亡的命运。她前 8 部作品都非常凄美,但距离上一部作品的出版已经有 10 年了。此刻,她的写作瓶颈来到了“如何让主人公有意义地死去”。她不断构思不同的死法,钻牛角尖使她变得神经质。终于,她想到了一个非常完美的死法。可是,她并不知道,笔下虚构的故事和现实生活合二为一,男主人公死去的情节,将一一在哈洛的身上应验。
哈洛求凯伦不要让自己死去。可是,看完凯伦的手稿,哈洛得知自己的死亡将获得价值,便坦然接受这一切。“这是一本好书,你应该写完它。”哈洛说完,就去享受剩余的时光了。经历了 10 年写作生涯空白期的凯伦究竟会如何选择?追求一部伟大的作品,还是拯救一个生命?凯伦选择了后者。
是哈洛的选择让一向悲观的凯伦有了新的顿悟。凯伦说道:“我意识到自己不能这样做,因为这本书是讲述的是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将死,而最终死去。如果他知道自己将死,且可以避免这一切,但又愿意赴死,这样的人难道不是最值得被留下的吗?”
凯伦明白了生活的意义,放弃追求完美的作品,选择了美好的结局。她以一个巧妙的方式救了哈洛。故事的结尾,凯伦说道:“我们必须记住这些细微的、微妙的、异常的一切。我们总认为它们仅仅是生活中的点缀。实际上,它们的存在有着伟大高尚的原因:它们是来救我们的命的。”
不要小看生活中任何微不足道的一切,包括文字。小编觉得,文字有力量的,但许多事情也确实是两面的。 “它们是来救我们的命的”,但它们也有可能杀了我们的命。没有人想过一个虚构的故事,会在同一时空下,与现实同步发生。创造了一个人物,又杀了一个人。创造力真的是最重要的吗?创造力究竟使人变得更好,还是相反?除了创造力带来的快感,我们还应该关心一下别的什么呢?
在网络数据时代,一切都讲求速度,快餐资讯遍布在社交媒体上。这些资讯中不乏包括许多未经证实的假消息,更甚的是,有的无良媒体还会捕风捉影,制造谣言。许多人无辜被造谣,还惨遭“键盘侠”的网络霸凌。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语言文字更是。我们能做的只有做好自己的本分,尤其是文字工作者。语言文字是我们的优势,但不应该让它变成伤害人的武器。我们在兴奋创作的时候,不要过于陶醉于自身的能力,却失去了真正最重要的东西——人与人之间的爱与关心。掌握好语言文字这把双刃剑,才能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温暖与美好。
凯伦曾经为写书而变得不快乐,但其实不过于追求完美,生命也依然可以有意义。凯伦做到了,那你的选择又是什么呢?你的笔 / 键盘,将写下什么样的文字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