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自己,允许孩子

文 / 陈玉莲

我看着电脑荧幕上的 A,听她娓娓说着这段日子以来的经历。

“那天,我丈夫说,就让他哭啊,他只是会用哭来表达。”A 口中的“他”,指的是他们的儿子。

A 无奈,问我:“为什么我不能像我丈夫那样呢?”

她希望自己能够像她丈夫一样冷静从容地面对哭泣的孩子。我知道 A 的意思。

在孩子们的语言系统尚未成熟时,他们会通过尖叫、哭泣来表达自己或是兴奋,或是悲伤的情绪。这些其实都是孩子们对于情绪表达的正常反应。A 是理解的。唯一无法控制的是,她对哭泣的孩子束手无策,孩子一哭,她便方寸大乱。

后来,A 提起了我们早前在 WhatsApp 提到的议题——“诚实”。

 “我一直要做好孩子,所以我都不敢说我真正要说的。例如,我不想回家,我其实是去玩,却跟我妈妈说我有工作。如果我说去玩不回家,妈妈会失望,也会一直讲我。” A 感叹,“坦白说,我可是一点都不诚实啊。”

“嗯。”我点点头。我们太常用听话、乖来衡量一个孩子。只有乖乖听话的孩子、行为符合理想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背负着成为“乖小孩”的包袱,许多人长大以后无法好好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说出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看见小时候的自己

一番探索后,我让 A 回溯小时候的经历。

A 闭上眼睛,进入冥想。沉默了一会儿,她开口说道:“我看见小时候的我从秋千上跌下来。我一直哭,哭到很惨,旁边没有我熟悉的人。”

探问了 A 看见的是几岁的自己,以及一些细节,我问:“你可以走近小时候的自己吗?或者她愿意让你靠近吗?”

A 闭着眼睛,沉吟片刻:“她是愿意让我靠近的,可是我觉得我不能走近她。”

“嗯,没关系。看到她哭,你感受到什么?”

A 拿出手帕擦眼泪,说:“我想跟她说不用哭,没有人会来的。她这么笨,没有人喜欢跟她玩。自己跌倒了,就自己起来,不要哭。我又很心疼她。可是,我要跟她说,要靠自己,靠自己站起来。”

这个“她”是三岁时的 A。

后来,A 看见了爸爸、妈妈和哥哥赶过来。爸爸和妈妈因为她跌倒而起争执,哥哥对她说:“真笨,跌倒了就自己站起来,不要哭。”

爸爸和妈妈因为她而起争执,让她感到内疚。

哥哥的嘲笑让她感到生气。

三岁的 A 就这样“凝固”了。

“三岁的你想跟爸爸妈妈说什么吗?”

“不要。”A 摇摇头。

“哥哥呢?三岁的你想跟哥哥说什么吗?”

“不要。说了也没有用。”

“想试一试说,看会怎么样吗?”

“不要。”

屏幕上成熟女子的脸上,展露的是稚龄儿童的倔强。

尝试与小时候的自己和解

探问持续着,过程中 A 几次张开眼睛,都被我提醒:“继续地闭着眼睛,回归自己的内在,去感受自己在经历什么。从跌倒的痛到害怕,再发现身边没有熟悉的人,经历了无助。接着是爸爸妈妈吵架,让你感到内疚;哥哥的嘲笑让你生气。还有什么感受吗?”

开口的话语是针对 A 的探问,未说出口的话语则往内问着我自己:我可以继续问吗?我应该继续问吗?她此刻需要的是什么?

好不容易,在 A 的内在画面中,三岁的她终于张开了口:“我生气你!生气你这样讲我……”话未说完,她哽咽,泪水扑簌簌,“其实你也是很疼我的。我迟吃饭的话,你会留鸡腿给我。后来知道我其实喜欢吃鸡翅膀,你会叫妈妈多煮一些鸡翅膀。”

这一次,A 不急着擦干眼泪,任由泪水扑簌簌地掉落。

我引导着 A,再次回到儿时从秋千上跌下来的画面。

A 依旧紧闭眼睛,但嘴角展露出一丝笑意,“我现在可以靠近她,抱着她了。”

“嗯,用你们需要的时间,连结彼此……”

找到情绪的源头

接着,我引导她去看见儿子哭闹的情景。

“现在看见儿子哭,你感受到什么?”

A 感受了一会儿,说:“我不会那么慌张了,也不会很紧张地预防他哭,怕他哭到失去理智。”A 恍然,“当我可以这样哭,我就可以允许我的小孩哭!……为什么我儿子哭,我会去安抚他,我却不允许小时候的我哭呢?……我对自己太苛刻了。我要像允许儿子那样允许自己。”

她感受着自己的情绪变化,梳理着自己找到的答案。我静静地聆听她梳理在过程中的瞥见……

关于“诚实”

协谈结束前,我重新谈到方才提起的诚实议题: “你看到‘诚实’和今天这个过程的关系吗?”

A 点点头,回想和三岁的自己连结的时刻,说:“嗯,我小时候没有诚实地说出我的害怕和生气。我只是一直要自己乖。可是,我其实是一直都很委屈的。”

“嗯,如实地表达,却不带情绪和期望地表达是一大学习。一起学习。”

对自己诚实,就是坦诚地面对自己的情绪流动、面对自己的脆弱和所有感受,而不批评自己、隐藏自己的需求。当我们回望童年时,发现小时候的我们没有诚实地表达自己,我们可以给自己一个拥抱,告诉自己:所有的情绪感受都是被允许的。

通过一次又一次地深入探索,我们诚实地面对自己,不断地和自己和解。一步步走出过往的创伤,一步步靠近自己、允许自己,我们也可以更加允许孩子。

**文章内提及的人物和内容经过化名与修改。

——————

耕心生命教育让每个人通过深耕内心世界,更新原有的生活模式与信念,走向生命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我们理解每一份对生命的不安与疑问,不分大小,都值得尊重。

梳理过去、连结自己,迎向更自在的未来,欢迎点击预约:一对一协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