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杂文有感——译者的未来

文 / 李卓恩

作为翻译系的学生,小编有幸拜读本地著名译者谢丽玲的第一本著作——《从国际新闻现场到自己的房间——自由业译者不自由?》。这是一本杂文集,主要分享了自由译者的生活。谢丽玲自 2006 年成为全职译者至今,擅长中文、英文、马来文和日文互译,小编从她所分享的翻译经验和语言学习心得中得到了许多启发。

许多人认为,只要自己读得懂英文(或其他语言),而且自己的母语中文(或其他语言)也很好,就能从事翻译工作。可是,翻译从来就不仅仅是“从一个语言转成另一个语言”的事。小编非常认同谢丽玲在书里提到的:“Sense 甚至比语文能力还重要。”所谓 sense,是指“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从事翻译工作,语文能力是最重要的工具,但是 sense 才是影响译文质量的关键。

英文的单词都有各自的 denotation(表面含义 / 字面意思)和 connotation(引申含义 / 内涵意思)。同时,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一些相同的意象可能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很多时候,遇到熟悉或简单的单词,我们会下意识地将熟知的意思翻译出来,但这可能和整个篇章毫无关联,甚至曲解原文的意思。因此,译者需要拥有识别“译文有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查找词典,有 sense 地选出最符合原文意思的解释。除了词语意思,遇到不确定的事和资料详情,也一定要去查证。小编也相信,这种 sense 在各个领域,甚至是生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信息科技时代的来临,机器翻译被开发后,也逐渐开始被广泛使用。困扰着所有译者的问题就是——人工翻译是否会被机器翻译所取代?在小编看来,机器翻译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它们目前仍然非常缺乏上面提到的 sense。人类是有着共情和理解能力的生物,这是人工智能目前所无法触及的部分。另外,谢丽玲在书中也提到自己的发现:机器翻译只能逐字翻译,对于成语、结构复杂的句子,或是不一定需要使用主语的语言(如:中文、日文),机翻译文仍然不准确。因此,人工翻译目前不会完全被机器所取代。

谢丽玲《从国际新闻现场到自己的房间——自由业译者不自由?》大将出版社

无可否认的是,机器翻译正逐渐成为趋势。译者们的担心确实无可避免,但适应新时代和新常态也是我们必须学会的事。译者们可以未雨绸缪,发掘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翻译从来就不是译者身上唯一的技能。小编的老师不断强调,做翻译更多的是要锻炼一个人的译写能力。所谓译写能力,指的就是翻译和写作能力。翻译很多时候就是二次创作,除了读懂译入语(source language),更要掌握译出语(target language)的写作能力。良好的写作能力不仅对翻译工作有帮助,甚至还能在其他的业务上派上用场。

好的原文是好的译文的基础,所以译前编辑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译前编辑,当然也有译后编辑,机翻译文就是必须仔细译后编辑的最主要案例。编校能力会成为译者们未来的出路之一,一些国外公司甚至成立了编辑部门专门聘请翻译员来进行编校工作。除此之外,翻译领域也开始进行创新,提供新的服务。例如,有的公司开始安排翻译员起草文件,或开会前的讲稿,以确保用对词语,减少会议上的错误沟通。与此同时,这项工作也锻炼了翻译员的社交、协商、谈判和决断能力,以及创造力。说到创作能力,翻译员未来也可以转做文案撰写员。翻译员可以同时创作不同语言的文案,并且对不同国家的文化较为敏感,所以在各个领域当中都是非常吃香的。

简单来说,灵活且全能的翻译员是目前市场上所缺乏的。在未来,除了传统的翻译能力,翻译员需要掌握更多创新的能力和技能,利用不同的技能完成不同的任务,才能在市场上分到一杯羹。小编认为,译者的未来并非是灰色的。Sense 是支撑译者们的翻译质量的主因,更是促使译者们对时代发展和个人能力进行判断,以便开拓和创造更多可能性的基础。人工智能的发展无可避免,译者们能做的就是适应和学习,进步和创造,让科技为我们所用,而非被科技取代。

Image by Green Chameleon from Unsplash